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某院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并发补片区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
某院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并发补片区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目的:分析医院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并发补片区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术后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 月万安县中医院收治的 268 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单侧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手术时长、补片类型、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检查等信息,分析患者并发补片区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危险因素。结果:268 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有 46 例发生了补片区感染,感染发生率为 17。16%;46 例并发补片区感染患者的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58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38 株(占 65。52%,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 19 株(占 32。76%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和真菌 1 株(占 1。7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发生补片区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补片类型、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低蛋白血症、是否使用网塞、有无腹部手术史、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手术时长≥1h(OR=8。574)、住院时间≥7d(OR=3。341)、补片类型为聚四氟乙烯补片(OR=32。159)、合并糖尿病(OR=3。384)、合并低蛋白血症(OR=4。485)、使用网塞(OR=6。021)、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OR= 12。345)是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发生补片区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可能发生补片区感染,其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手术时长、住院时间、补片类型、是否合并糖尿病和低蛋白血症、是否使用网塞、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临床对存在高危风险的患者应加强监护和管理,以避免或减少感染的发生。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袁国华
展开 >
作者单位:
万安县中医院,江西 吉安 343800
关键词: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补片区感染
病原菌分布
危险因素
出版年:
2024
DOI:
10.13493/j.issn.1672-7878.2024.02-012
抗感染药学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抗感染药学
影响因子:
0.505
ISSN:
1672-7878
年,卷(期):
2024.
21
(2)
参考文献量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