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

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分析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为临床该类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1 年 5 月—2022 年 8 月信丰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362 例行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其病原菌分布,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合并症、子宫肌瘤的类型和大小、手术时间、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等信息,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62 例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的有 52 例,感染发生率为 14。36%;52 例并发术后感染患者的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73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42 株(占 57。53%,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 25 株(占 34。2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最 6 株(占 8。2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并发术后感染与年龄、子宫肌瘤类型、合并贫血与否、合并糖尿病、阴道检查次数、手术时间、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与否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年龄>50 岁、多发性子宫肌瘤、合并贫血、合并糖尿病、阴道检查次数>2 次、手术时间≥60 min和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其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与年龄、子宫肌瘤类型、合并贫血与否、合并糖尿病、阴道检查次数、手术时间、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与否存在密切关联,临床对风险患者应加强关注,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赖燕飞

展开 >

信丰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江西 信丰 341600

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 术后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菌分布

赣州市2020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

GZ2020ZSF516

2024

抗感染药学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抗感染药学

影响因子:0.505
ISSN:1672-7878
年,卷(期):202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