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A three-dimensional study on chin morphology of Skeletal Class Ⅰ females with congenital absence of mandibular incisors

扫码查看
目的 通过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重建并测量先天性下切牙缺失的骨性Ⅰ类成年女性的颏部形态,探讨下切牙缺失对颏部形态的影响.方法 根据相应的纳入标准,选取113例女性患者治疗前CBCT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53例).对其进行线距、面积、体积测量.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颏部与下颌骨发育及面部美学评价上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下颌骨的综合发育长度、下颌体横向发育、下尖牙之间的牙槽骨发育宽度、颏突上方的牙槽突体积、颏孔前方的下颌骨发育以及下颌联合矢状截面积均弱于对照组,研究组颏前点距面平面距离较远.结论 先天性下切牙缺失对骨性Ⅰ类成年女性颏部的形态与位置存在影响,下前牙段牙槽突横向的发育减弱,并向远端辐射,影响下颌骨整体发育,颏部体积并未发生显著改变.研究组的颏部突度相对增加,面部的美学评价提高.

李婧、张卫兵

展开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保健科,江苏南京 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江苏南京 210029

颏部 下切牙先天缺失 三维形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1870797

2021

口腔医学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

CSTPCD
影响因子:0.641
ISSN:1003-9872
年,卷(期):2021.41(10)
  • 2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