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让思品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让思品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小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要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高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进一步增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实效性.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宋志红
展开 >
作者单位:
山东省阳信县河流镇魏家小学 山东阳信 251807
关键词:
品德
教育
责任感
出版年:
2013
考试(教研)
光明日报社
考试(教研)
ISSN:
1006-5962
年,卷(期):
20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