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藏高原东部地区雷暴及其地闪活动特征分析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雷暴及其地闪活动特征分析

Analysis of Thunderstorm and Its Cloud-to-ground Lightn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扫码查看
为进一步了解青藏高原地区雷暴及其地闪特征,对2013 ~2017夏季(6~8月)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典型强雷暴过程的地闪和雷达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重点研究了24次以负极性闪电为主的强雷暴过程,分析表明:所有雷暴最大回波顶高均超过7 km,第一次地闪为正地闪的雷暴其组合反射率和回波顶高明显高于第一次地闪为负地闪的雷暴过程.以地闪极性和频数差异将雷暴分为负地闪雷暴、正地闪雷暴、多地闪雷暴三种类型.负地闪雷暴过程中闪电数量较少且大多发生在雷暴成熟阶段;正地闪雷暴过程中闪电数量在几十次左右,主要发生在成熟阶段后期和消散阶段;多地闪雷暴在初始阶段、成熟阶段和消散阶段都有闪电发生,但主要集中在成熟阶段和消散阶段.三类雷暴强反射率中心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也有不同,地闪数量多的雷暴比地闪数量少的雷暴有更长的移动距离,负地闪雷暴较正地闪雷暴有更快的移动速度.

辛雪琪、赵阳、田建兵、陶心怡

展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青海省气象局,西宁810000

雷暴 地闪 组合反射率 回波顶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才启动项目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才启动项目

2017YFC15015034187500222431416010082243141601009资助

2019

科学技术与工程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科学技术与工程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338
ISSN:1671-1815
年,卷(期):2019.19(18)
  • 8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