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安徽省1980—2020年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

安徽省1980—2020年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

扫码查看
土壤侵蚀不仅会造成土壤破坏、肥力下降,甚至会造成自然灾害,研究土壤侵蚀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于治理水土流失和保障土壤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模型,利用降雨、土壤、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土地利用等数据,分析安徽省1980、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土壤侵蚀强度时空演变特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进一步探讨了土壤侵蚀变化与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省40年来土壤侵蚀整体呈现先降低后略微回升的趋势,1980年侵蚀总量为6510.92万t/a,2005年降低到3169.26万t/a,2020年回升为4205.01万t/a.安徽省整体侵蚀以微度侵蚀为主,由北至南侵蚀强度逐渐加剧,强度及以上等级的侵蚀主要集中在皖西大别山区、皖南丘陵山地区.安徽省土壤侵蚀强度发生改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丘陵山地区.草地的土壤侵蚀总量较高,2020年,安徽省草地的平均侵蚀模数和侵蚀量分别达2734.49 t/(km2·a)和2248.328万t/a,强度及以上侵蚀也主要集中在草地.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Erosion in Anhui Province from 1980 to 2020

徐少杰、邓良、赵明松、陈宣强、邱士其

展开 >

安徽理工大学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淮南232001

矿山采动灾害空天地协同监测与预警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淮南232001

矿区环境与灾害协同监测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淮南232001

安徽省地质测绘技术院,合肥230022

展开 >

RUSLE模型 土壤侵蚀 动态演变 安徽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理工大学人才引进基金

41501226317003692208085MD88KJ2015A034ZY020

2023

科学技术与工程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科学技术与工程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338
ISSN:1671-1815
年,卷(期):2023.23(1)
  • 8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