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岛海域漂浮和沉降浒苔的光合作用研究

青岛海域漂浮和沉降浒苔的光合作用研究

Study on the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s of Enteromorpha prolifera collected from the surface and bottom of the sea of Qingdao sea area

扫码查看
以青岛海域浒苔藻体中光合活性较强的青岛奥帆基地A赛区南侧海域水表漂浮藻体和团岛湾海域的泥表沉降藻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叶绿素荧光技术配合氧电极技术研究了它们的光合作用情况.结果表明,虽然漂浮藻体光合活性较强,但潜在光合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值,而泥表藻体的光合活性极弱,表明目前该海域的漂浮浒苔藻体已受到了较严重的环境胁迫,泥表藻体已经死亡或正处于死亡的边缘.另一方面,实验室培养的结果表明,团岛湾海域中沉降至泥表的藻体即使重新获得光照也不能恢复其光合活性,提示该海域的沉降浒苔藻体即使能够上升到水表也无法成为次生浒苔的种质来源.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可初步认为,载至2008年7月中旬,青岛海域自然环境已不适于浒苔的生长,该海域浒苔生物量可能正处于下降之中.

林阿朋、王超、乔洪金、潘光华、王广策、宋厉芸、王志远、孙松、周百成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457

绿潮 浒苔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氧电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308300152006BAD09A042006AA10A4022007AA0924062006AA0521122006AA10A413

2009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科学通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69
ISSN:0023-074X
年,卷(期):2009.54(3)
  • 15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