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1 cm宇宙学的探索——天籁与鸿蒙实验

21 cm宇宙学的探索——天籁与鸿蒙实验

扫码查看
自宇宙大爆炸结束,中性氢广泛分布于宇宙,为研究从宇宙黑暗时代、宇宙黎明与再电离时期,直到再电离之后的宇宙历史、精密测量物质分布提供了重要探针.但是迄今为止,由于灵敏度的限制,中性氢观测还主要局限于近邻宇宙.要进行更高红移的观测,必须在比其强几个数量级的前景中将21 cm信号提取出来,这对观测设备的设计和数据处理分析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很多针对21 cm的观测实验,21 cm宇宙学正处在突破的前夜.我国也开展了21 cm宇宙学的探索性实验.本文介绍了暗能量射电探测关键技术实验(天籁实验阵列)和绕月超长波天文观测阵列(鸿蒙实验)的基本情况和研究进展.天籁实验阵列位于新疆巴里坤县红柳峡观测站,是用于试验中红移的大尺度结构21 cm强度映射的关键技术.鸿蒙实验则拟发射一个线形编队的卫星阵列,环绕月球飞行,进行全天频谱和干涉成像观测.这将打开一个新的观测窗口,并探索宇宙黑暗时代和宇宙黎明.
Exploring the 21 cm cosmology: The Tianlai and Hongmeng experiments

陈学雷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中性氢 21 cm辐射 宇宙学 射电天文学 宇宙黎明 月球轨道

2018YFE012080011633004U1631118U15015011147304411773031QYZDJ-SSW-SLH017XDA15020200ZDKYYQ2020000820171352322

2021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科学通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69
ISSN:0023-074X
年,卷(期):2021.66(11)
  • 1
  • 5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