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戈壁中新乳齿象(Miomastodon gobiensis)头骨的发现及生物地层学分布

戈壁中新乳齿象(Miomastodon gobiensis)头骨的发现及生物地层学分布

扫码查看
玛姆象科是象型类两个基本分支之一.然而由于发现材料的限制,学术界对早期欧亚大陆玛姆象类的解剖学特征及系统演化所知甚少.来自甘肃临夏盆地老沟地点的一件中新乳齿象头骨,是目前发现的第一件中新乳齿象头骨,也是欧亚大陆发现的第二件早-中中新世玛姆象科头骨,另外一件是发现于法国的苏黎世轭齿象(Zygolophodon turicensis),但保存不佳,因此,该标本对研究玛姆象类在早-中中新世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新发现的标本颊齿轭型化程度比经典的苏黎世轭齿象(Zygolophodon turicensis)稍低,例如,齿脊比较粗壮,压缩齿谷,主齿柱新月嵴粗,侧视高度达齿谷的一半,牙齿釉质层厚.因此可归入之前在内蒙古通古尔中中新世报道过下颌的戈壁中新乳齿象(Miomastodon gobiensis).该头骨具有玛姆象类中的独特的衍征,例如,眼眶位置比苏黎世轭齿象靠后,且略偏向头顶.后一特征与豕脊齿象类相近,它的外鼻孔位置非常靠后,开口偏向上方,这些特征说明中新乳齿象在玛姆象科中具有独特的演化地位.中新乳齿象具有较显著的时代意义,早期较原始的同心中新乳齿象的时代为早中新世晚期到中中新世早期,约17~14 Ma;后期较进步的戈壁中新乳齿象的时代为中中新世晚期,在13.7~11.8 Ma左右.
The first cranium of Miomastodon gobiensis and its bio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李岩、张晓晓、李春晓、王世骐

展开 >

甘肃省博物馆,兰州730050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天津自然博物馆,天津300201

展开 >

玛姆象科 临夏盆地 中中新世 生物年代学 中新乳齿象属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

XDB26000000XDA20070203QYZDY-SSW-DQC022GJHZ1885

2021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科学通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69
ISSN:0023-074X
年,卷(期):2021.66(12)
  • 1
  •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