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HIRFL-RIBLL1装置开展的极丰质子核衰变研究进展

基于HIRFL-RIBLL1装置开展的极丰质子核衰变研究进展

扫码查看
远离β稳定线原子核的衰变是当前核物理领域的一个前沿热点.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在HIRFL-RIBLL1上开展的轻核区极丰质子核的衰变研究.首先介绍实验方法,包括β-p-γ符合测量的探测器阵列以及当前发展的连续束注入-衰变方法.随后重点介绍22Si和27S的衰变研究及相关话题,包括国际现状和国内工作的进展.在22Si衰变研究中,发现了奇特的β2p衰变模式,由此首次从实验上确定了22Si的质量.此外,与22O的β衰变作对比,发现跃迁到子核第一个1+激发态的不对称性达209%,是迄今为止最大的镜像不对称性,为探索同位旋破缺提供了新线索.在27S衰变研究中,观察到28条衰变分支,其中24条βp分支是新发现的,由此构建了完善的衰变纲图.进一步,推导出了26Si(p,γ)27P热核反应率,探讨了在新星和X射线暴场景中对星际26A1核合成的影响.
Progress on decays of extremely proton-rich nuclei based on the HIRFL-RIBLL1 facility

林承键、徐新星、孙立杰、贾会明、杨磊、马南茹、王东玺、杨峰

展开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北京102413

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桂林541004

极丰质子核 β延迟衰变 半衰期 衰变纲图 镜像不对称性 热核反应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财政部稳定支持科研项目中核集团领创科研项目中核集团领创科研项目

2018YFA040440411635015U173214511705285U18672121180528011961131012WDJC-2019-13LC192209000701LC202309000201

2021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科学通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69
ISSN:0023-074X
年,卷(期):2021.66(27)
  • 2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