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河水下三角洲钻孔沉积物磁学记录及其年代学意义

黄河水下三角洲钻孔沉积物磁学记录及其年代学意义

扫码查看
自1976年从清水沟入海之后,黄河受水库修建、水土保持等自然与人类活动影响强烈,入海泥沙逐年减少.2002年,黄河开始调水调沙,进一步改变了黄河入海泥沙格局.目前,已有较多研究通过水深测量、遥感等方法研究黄河三角洲的冲淤演变,但还较缺乏沉积记录方面的支持.以1976年以来黄河入海口附近水下三角洲沉积钻孔YD01、YD02和YD03为材料,对3个钻孔进行详细的环境磁学和岩性分析,探讨1976年以来黄河口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磁学特征,及其对黄河间尾摆动、流域水库建设、调水调沙等活动的响应,及可能的年代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YD01、YD02和YD03孔磁学参数xfd%、xARM和岩性特征较灵敏地响应了1976年黄河改道经清水沟入海、1986年龙羊峡水库建设、2002年黄河调水调沙及2007年左右调水调沙能力减弱等自然和人类活动与过程.在3个钻孔中,这些磁学和岩性特征变化显著的界面可以作为黄河口沉积物定年的参考点.
Environmental magnetic properties of core sediments in the Yellow River subaqueous delta and their chronological applications

陈艇、刘青松、郑一

展开 >

重庆师范大学,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1331

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海洋磁学中心,深圳518055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511458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深圳518055

展开 >

黄河三角洲 调水调沙 环境磁学 黄河改道 泥沙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博士启动/人才引进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XLB0215196112520341904069

2021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科学通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69
ISSN:0023-074X
年,卷(期):2021.66(30)
  • 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