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晚古生代大冰期碳-水循环回顾与展望

晚古生代大冰期碳-水循环回顾与展望

扫码查看
晚古生代大冰期(360~260 Ma)是地球上自动植物繁盛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冰期事件,记录了陆地自有高等植被和复杂陆地生态系统以来,唯一的一次从"冰室气候"向"温室气候"的转变.针对晚古生代大冰期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全球碳循环以及冰川性海平面变化等方面,对大冰期的水循环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其主要基于气候模拟研究结果.随着单颗粒锆石精确测年技术的应用,高精度的综合地层框架使得冈瓦纳中高纬度地区冰川消长与低纬度地区沉积记录、生物多样性与演化及各种全球地球化学记录建立时序关系,为研究地球循环系统和反馈机制提供了基础条件.目前,对晚古生代大冰期碳同位素变化趋势已有较好认识,存在3次显著的碳同位素正漂事件,依次为杜内中期、巴什基尔早期和阿瑟尔早期,并且在时间上与冈瓦纳大陆识别的3次冰川高峰吻合.在宾夕法尼亚亚纪卡西莫夫末期发生了一次短暂的碳同位素负漂事件,引起显著的全球变暖和海洋缺氧.冰川体积与古热带区域气候动态在天文轨道周期尺度至1~8个百万年的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上都具有耦合关系.在各种时间尺度上,晚古生代大冰期地球表层系统各个圈层之间的反馈过程都非常复杂.因此,今后需在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下,开展不同复杂程度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地球系统模型等的模拟工作,以全面地揭示晚古生代大冰期碳-水循环关联机制.
Carbon-water cycles during the Late Paleozoic Ice Age:Reviews and prospects

仲钰天、陈吉涛、高彪、杨文莉、岳超盛、王向东、沈树忠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关键地球物质循环前沿科学中心,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

石炭系 二叠系 碳循环 水循环 冰室气候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XDB260000004207203542202117

2023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科学通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69
ISSN:0023-074X
年,卷(期):2023.68(12)
  • 2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