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多基因聚合改良杂交稻恢复系福恢676的稻瘟病抗性

多基因聚合改良杂交稻恢复系福恢676的稻瘟病抗性

扫码查看
福恢676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但稻瘟病抗性不强的杂交水稻恢复系,该父本已测配育成的18个杂交稻品种通过了省级以上品种审定.为了改良其稻瘟病抗性,延长该恢复系在生产上的应用期限.以携带3个稻瘟病抗性基因(Pi-1、Pi-9和Pi-kh)的优质恢复系金恢1059为供体亲本,以福恢676为轮回亲本,通过回交导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田间稻瘟病抗性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5个抗病的稳定株系,其中3个株系聚合了Pi-1、Pi-9和Pi-kh.对这5个株系的综合农艺性状、品质和配合力等进行系统比较,并结合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与福恢676相比,改良株系及其与广8A、荃9311A和广占63-4S等不育系配制的杂种F1均表现出稻瘟病抗性明显增强,而其中株系6综合表现最优,遗传背景恢复率为97.1%,且其生育期、株高等主要农艺性状与福恢676测配组合无显著差异,但产量有所提高,品质得到改善.改良的株系6保留了福恢676产量高、恢复力强、配合力好等优良特点,品质有所提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Blast resistance improvement of hybrid rice restorer line Fuhui 676 by polygene polymerization

rice blast resistancegene pyramidinggenetic improvementmolecular markerscombining ability

朱永生、蔡秋华、官华忠、魏毅东、陈丽萍、谢华安、陈志伟、张建福

展开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州350018

农业农村部华南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福州分中心/建省作物分子育种工程实验室/福建省水稻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作物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研究基地/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福州350003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福州350007

稻瘟病抗性 基因聚合 遗传改良 分子标记 配合力

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项目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5511"协同创新工程项目

2020R10230022022NZ030014XTCXGC2021019-SDS01

2023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科学通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69
ISSN:0023-074X
年,卷(期):2023.68(21)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