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华南地壳结构与构造边界特征:来自地震背景噪声和重力联合成像模型的约束

华南地壳结构与构造边界特征:来自地震背景噪声和重力联合成像模型的约束

扫码查看
查明华南板块的地壳精细结构,厘清不同块体的地壳物质属性和构造边界特征,对研究华南成矿带的深部动力学成因以及华南板块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方法的发展和对多类型数据的深入挖掘,对壳内精细结构的分辨率逐渐提高,有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收集华南地区地震台站的波形数据,利用背景噪声面波和布格重力异常联合反演华南板块的地壳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联合反演模型获取的布格重力异常与观测重力值拟合较好,印证了新方法的可靠性;上地壳内主要沉积盆地呈现明显的低速特征,地壳厚度由西到东呈现减薄的趋势,且在中地壳内,江南造山带南段的地壳结构呈现北东向的高低速带状穿插分布,在南北重力梯度带和江山-绍兴-萍乡-永州一线存在"蘑菇云"形状的中地壳隆升;随着深度的增加,在21~30km下地壳,速度的横向变化不再与地壳浅层主要构造相对应,整个区域的速度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且随着深度的增加这一特征越发明显;在30~40km深度上,速度变化的东西分界与南北的布格重力异常梯度带近似重合.据此推测,江南造山带与扬子和华夏地块的构造边界分别沿着九江-常德-吉首-铜仁-百色一线和江山-绍兴-萍乡-永州-柳州-钦州一线;区域构造演化的动力学模型显示,扬子地块不断地为江南造山带西翼的北西向逆冲推覆提供驱动力,联合反演获取的地壳结构模型为探讨印支、扬子和华夏地块碰撞拼合的深部动力学过程以及区域成矿作用提供了重要约束.
Crustal structure and tectonic boundary characteristics in South China:Constraints from joint tomography of ambient noise and gravity

South Chinaambient noisegravityjoint tomographytectonic boundary

李雪垒、李志伟、夏鑫、杜南樵、包丰、石玉涛、陈浩朋、王元、郝天珧、栾金鹏

展开 >

湖南工商大学微电子与物理学院,长沙410205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武汉430071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广州510006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110819

展开 >

华南 背景噪声 重力 联合成像 构造边界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1B05662023JJ40223121201140677014160403842174076419740644180406191858212

2023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科学通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69
ISSN:0023-074X
年,卷(期):2023.68(24)
  • 2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