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石羊河流域晚冰期以来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

石羊河流域晚冰期以来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

扫码查看
石羊河流域是中国西北地区环境变化与丝路文明演化的典型区域.基于大批学者的研究,目前对石羊河地区的气候、环境、文化形成了基础认识,但沉积地层指示的古湖泊演化过程,以及古文化更替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仍存在争议.本研究与前人采用单一采样点的研究方法不同,在石羊河流域沿中游红水河地区和下游猪野泽地区共连续采集13个剖面,建立了包含705个沉积样品,129个AMS 14C年代数据,5460个古环境代用指标数据和12个历史文化遗址的数据库.结合TraCE-21 ka(The Transient Climate Evolution Experiment)和PMIP3(Paleoclimate Modeling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3)模拟,探讨晚冰期以来石羊河流域环境变化和古文化演变.研究发现,石羊河流域晚冰期以来环境持续变化;晚冰期到早全新世期间,古湖泊武始泽和猪野泽开始发育;中全新世时期,石羊河流域气候湿润,湖泊面积大、水位高;晚全新世干旱化使得湖泊退缩,河流下切;在干旱趋势下,马家窑、齐家文化逐渐消失,沙井文化(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兴起,匈奴帝国扩张并修建休屠城;由于石羊河流域独特的环境演化模式和文化格局,干旱环境可能是导致该地区游牧文化繁荣的原因.这一发现表明,干旱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并非都是负面的,人类可以通过生产方式变革应对环境变化,进而推动社会发展.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Shiyang River Basin since the Late Glacial

environmental changeHoloceneShiyang River Basinlake evolutionancient cultural evolution

李育、张占森、周雪如、高铭君、李海烨、薛雅欣、段俊杰

展开 >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 730000

环境变化 全新世 石羊河流域 湖泊演化 古文化变迁

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第二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西部环境变化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项目

2019QZKK02024207741542371159BP0618001

2023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科学通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69
ISSN:0023-074X
年,卷(期):2023.68(28)
  • 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