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信访领域中社会工作者的身份认知偏差
信访领域中社会工作者的身份认知偏差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在创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信访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合法性机制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中应运而生,然而由于信访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并未充分发挥其功能,信访领域中社会工作者的身份认知出现了偏差.本文具体从政府、信访人和社会工作者三个角度分析了身份认知偏差出现的具体原因,也分析了社工在信访领域应该发挥的作用,即调整政府的期待,限制信访事项受理范围,改变信访人的错误认知,以及规范社工接案程序,增强社工的主动性.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文晓曼
展开 >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41
关键词:
社会治理
信访制度
信访社会工作
身份认知偏差
出版年:
2020
劳动保障世界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宣传中心
劳动保障世界
影响因子:
0.141
ISSN:
1007-7243
年,卷(期):
2020.
(11)
参考文献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