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从新中国托幼观念的变迁看婴儿托育和妇女就业
从新中国托幼观念的变迁看婴儿托育和妇女就业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为解放妇女劳动力,国家大力兴办公立福利性托幼机构,让妇女能够尽快重返工作岗位;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批幼儿园被市场化,幼儿照顾责任被回退给家庭和妇女;经济发展稳健后,幼儿园作为"民生"的一环受到重视,政府再次促进公益性幼儿园建设;随着老龄化加剧,放开"两孩"也无法提高生育率时,政府开始探索重建3岁以下托育体系.人们的舆论和观念受到政策导致的托幼成本变化严重影响,但在当前的客观要求下,政府应主动承担更多3岁以下托育责任,促进生育率提高.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周含
展开 >
作者单位: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33
关键词:
托幼服务
学前教育
生育观念
基金: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2020年青年项目
项目编号:
出版年:
2020
劳动保障世界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宣传中心
劳动保障世界
影响因子:
0.141
ISSN:
1007-7243
年,卷(期):
2020.
(27)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