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体察之知":《中庸》教育思想的理论起点
"体察之知":《中庸》教育思想的理论起点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相较于《论语》,《中庸》更加深入地探讨教育的基本问题,即人的认知能力的差异性以及认知能力的提升问题.《中庸》认为人存在认知天赋差异和认知态度差异.《中庸》依靠对"体察之知"的讨论,解决人先天的认知能力的差异问题,通过"体察之知"的方法克服两类认知差异后,人能够在现实性伦理生活中获得"体察之知"和德性培养.君子之道的内在把握和自觉实现依赖知行合一的体察认知而获得.而知行合一的体察认知依靠人在家庭生活中对孝与礼的情感制度认同而实现.《中庸》"体察之知"的培养模式是儒家教育思想区别于西方教育思想的特点.《中庸》关于认知问题的探讨是为其德性培育的教育理想服务的,即讨论智育的目的是德育.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晓立
展开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山东济南 250014
关键词:
《中庸》
认知
体察
教育思想
孝
礼
出版年:
2024
DOI:
10.13950/j.cnki.jlu.2024.02.014
临沂大学学报
临沂大学
临沂大学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
0.263
ISSN:
1009-6051
年,卷(期):
2024.
46
(2)
参考文献量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