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私非"恶":小议荀子与韩非子的人性论

自私非"恶":小议荀子与韩非子的人性论

扫码查看
荀子和韩非子关于人性的观点往往被贴上"性恶论"的标签并受到贬斥.然而荀、韩论人性,不过是指出了人具有好利恶害、自私自利的特性,但这种特性本身并不是一种与道德之"善"相对立的"恶".先秦哲学家所说的"恶"未必具有今人深受西方形而上学影响而根深蒂固的善恶范畴对立之"恶"的意义.从中国先秦时期的哲学观来看,所谓善恶只是相对的、程度不同的价值,未必是两个绝对对立的范畴实体.好利恶害、自私自利不仅不是"恶",而且还可以说是"小善""次善",是由近及远、由低向高推导出大德大善的基础.确认自私不是"恶",不仅具有思想启蒙的意义,也可以加深我们对于中国先秦时期伦理道德观念特质的理解.

徐克谦

展开 >

三江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荀子 韩非子 人性论 性善论 性恶论 性朴论

2024

临沂大学学报
临沂大学

临沂大学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0.263
ISSN:1009-6051
年,卷(期):2024.46(3)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