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比较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中国超越

比较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中国超越

扫码查看
生产力决定主体生存、社会发展和文明更迭。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不仅阐明了生产力的要素、结构与功能,更在揭示"资本生产力"的"伟大文明作用"的同时,批判了"资本生产力"的"阴暗面",即去主体化、科技"帮凶"和反生态性。作为生产力的最新质态和中国的实践成就,新质生产力凸显出明晰的"中国亮色",是对"资本生产力"的超越。新质生产力的中国超越主要体现在主体维度、创新维度和生态维度。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入手,基于比较视野,探析新质生产力与资本生产力的显著区别,对全面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宋田光

展开 >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行政学院]学术交流部,哈尔滨 150080

新质生产力 中国超越 人民主体 科技善用 绿色发展

2025

理论导刊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理论导刊

影响因子:0.516
ISSN:1002-7408
年,卷(期):2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