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论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论导刊
理论导刊

陈合营

月刊

1002-7408

lldk@sohu.com

029-85378161;85378162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小寨西路119号

理论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共陕西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理论月刊。1979年6月创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围绕大政方针,突出理论指导,关注改革实践,透视时代热点,立足学术前沿,反映最新成果。本刊一贯倡行求真务实,注重理论创新,在我国理论界有良好的声誉和影响。自1991年来,已连续四次被确定为国内中文(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2001年又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干部激励制度变迁的逻辑阐释与新时代趋向探论

    李莉廖志豪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全和完善激励制度是激发干部队伍整体活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党和国家在推进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历来重视的主题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干部激励方式与侧重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一定差异性。从演进轨迹来看,先后经历了政治荣誉型激励阶段、物质刺激型激励阶段、绩效引导型激励阶段和严管厚爱型激励阶段。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来看,干部激励方式与侧重点的演进过程具有其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推进主体及模式特征。完善干部激励制度需从提高次级行动团体参与度、促进制度协同发力、约束公共部门中的关系资本、培育健康行政生态等方面着力。

    干部激励制度变迁激励机制

    比较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中国超越

    宋田光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产力决定主体生存、社会发展和文明更迭。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不仅阐明了生产力的要素、结构与功能,更在揭示"资本生产力"的"伟大文明作用"的同时,批判了"资本生产力"的"阴暗面",即去主体化、科技"帮凶"和反生态性。作为生产力的最新质态和中国的实践成就,新质生产力凸显出明晰的"中国亮色",是对"资本生产力"的超越。新质生产力的中国超越主要体现在主体维度、创新维度和生态维度。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入手,基于比较视野,探析新质生产力与资本生产力的显著区别,对全面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新质生产力中国超越人民主体科技善用绿色发展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现实制约和优化路径

    李慧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当前党的自我革命从制度优势到治理效能之间还存在诸多介质与转化环节,难以充分实现其制度价值和终极治理功能。为此,厘清党的自我革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制约因素、找准优化路径,对于充分彰显党的自我革命制度优势、实现其应然状态与实然走向的高度统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自我革命制度制度优势治理效能

    数智融合:党史纪念馆空间文化载体的革命性质跃

    周欢
    26-3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数智技术"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议题。技术迭代为静态历史资料注入动态生命,党史文献纪念馆通过开发深度互动、沉浸体感等模式为用户带来情感性的自适体验,使历史事件、历史故事的讲述更为生动鲜活。数字化保护技术形塑了共同参与的空间跨域,处于网络端的主体自觉加入一种精神性活动,生成了对"文献"的保护性意识。具实性物质形态的党史文物以虚拟智能化、在线可视化形式传递共识性思想、情感,物态文物文献成为历史见证物,其保存方式在工具数智化范域下承载了"记忆蓄池"的现实功用。智能化管理手段应用大幅提升了党史纪念馆的管理效率,从文物存储、展品布置到访客导览,都变得更加便捷。

    数智网络技术党史纪念馆故事叙事红色文化

    情感消费主义的生成逻辑及其批判性超越

    陆书剑程倩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感消费主义是消费主义在情感领域的现实表现,是一种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的新型社会思潮。经济利益诉求、情感心理需要、大众媒介技术以及后现代主义文化等因素在虚实嵌套的时空里耦合发力,导致了情感消费主义的生成和扩散。作为一种异化的情感消费观和情感价值观,情感消费主义给大众的精神生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其凭借消费主体"产消化"引发主体奴役、消费需求"同质化"扼杀自由个性、消费关系"虚拟化"催生情感异化、消费过程"娱乐化"侵蚀价值信仰。对此,应从遏制资本无序扩张、树立科学的情感消费观念、营造健康的社会情感氛围等方面着手,抵御情感消费主义的侵袭,构建和谐的社会情感秩序。

    情感消费主义情感消费情感解放批判性超越

    资本控制下现代技术的本质与劳动者的异化

    汪为张严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资本的控制下,现代技术本质上不是中立的工具,而是"完成的形而上学"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技术同时作为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契合资本的增殖逻辑,既帮助资本支配劳动过程,又帮助资本支配劳动者的思想。资本利用现代技术对劳动者进行的双重支配,导致劳动者的异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种异化不仅体现在劳动和休闲活动中,而且体现在艺术活动中。消除现代技术造成的普遍异化,首要的是必须厘清消除现代技术背后的资本逻辑。这意味着,我们应当积极利用和发展现代技术,用增进劳动者福祉的现代技术去超越被资本逻辑支配的现代技术。

    现代技术资本逻辑劳动者异化

    大数据时代的殖民理论重构:数字殖民主义和数据殖民主义之辨

    唐昕韵陆国亮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背后的"殖民主义"现象日益受到学界关注,不少相关"新理论"随之诞生。其中,数字殖民主义与数据殖民主义得到本土学界迅速引介,但迄今为止二者的理论边界与思想继承尚未厘清。从二者的建构历程、理论结构与概念诠释来看,数字殖民主义与数据殖民主义虽皆源自殖民主义在数字语境的概念变迁,但前者与已有殖民主义理论的差异仅局限于经验层面,而后者在经验层面及形而上层面都与过往理论不尽相同,属于殖民主义在数字时代的新理论。

    殖民理论数字殖民主义数据殖民主义殖民主义

    中国特色廉洁文化的出场境遇、演进方向及精神禀赋

    杨述明刘晓宇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廉洁文化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推陈出新的文明结果,生成于华夏文明沃土,又归向于世界民族文明新形态,彰显出历久弥新的旺盛生命力。审视中国特色廉洁文化的在场样态,需要从其出场境遇的学理根基、文化基因、现实观照三个层面考究思辨,而其演进方向作为指引廉洁文化的目标导向,需要在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契合中诠释其使命担当、在思想性与制度性的刚柔并济中透析其共情力量、在彻底性与超越性的范本共享中铺筑其通衢大道。这种在赓续中生成的中国式文明新形态,内在包含着"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情感面向,可转化为反腐倡廉的志气、骨气、底气,为擘画"廉洁万邦"的文化图景提供巨大的廉洁凝聚力和反腐战斗力。

    廉洁文化反腐倡廉中国式反腐

    "滑动"的自我:青少年短视频沉迷现象的技术社会学解析

    王健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深刻影响着个体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习惯于通过移动网络解决问题的青少年,容易对现实世界产生无聊感。短视频因具有即时满足、多样性和社交互动的功能,有助于缓解青少年的无聊体验,但过分依赖却容易诱发这一群体更多的无聊情绪,削弱情感体验的深度,并容易形成肤浅化、虚假化的情感交流。为此,数字极简主义提出个体应该有选择地使用技术、减少感官信息过载、提升认知调节能力、养成节制的生活习惯。通过践行数字极简理念,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情感稳定性,增强其自我掌控感和幸福感。

    短视频数字媒介拟真化生存数字极简

    网络微短剧与青年价值观塑造:表征、风险与应对

    贾千慧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微短剧已然嵌入青年生活领域及价值观塑造过程,其意识形态和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对青年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影响。网络微短剧以碎片化对注意力进行拆解、以爽点捕捉对理性进行挤压、以高粘性对中心化进行销蚀,容易造成青年精神贫瘠、理性迷失与价值失序。对此,应推动媒体跨界融合、加强精品化作品供给、主动深耕"微短剧+",以强化青年价值追求的正向引领,精准把握青年群体的思想脉搏,提升青年群体精神生活水平。

    网络微短剧青年价值观精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