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母亲与女性:从精神分析角度谈儒家温暖现象学

母亲与女性:从精神分析角度谈儒家温暖现象学

扫码查看
列维纳斯的爱欲-生育现象学启发了儒家的温暖现象学,为儒家讨论亲亲之爱中的个体性提供了新思路,然则两者有根本差异。作为探讨自我与他人关系的现象学,爱欲-生育现象学的原型关系是男女爱人的关系,而儒家温暖现象学的原型关系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前者指向他异性与个体性,强调主体之间的绝对距离;后者有逾越主体间距离的可能,因此也有跌落到同一性的危险。要想脱离同一性的陷阱,儒家需要重新评估爱欲-生育现象学中女性爱人的角色。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母亲与女性有着根本差别。母亲指向同一性,而女性指向他异性,两者不能同时并存。儒家恰恰具有列维纳斯的爱欲-生育现象学所不具备的优势,也就是儒家认为个体性的产生和成熟需要漫长的时间。亲亲之爱中主体之间的距离就有随着时间和时机而变化的特征,因此儒家可以兼顾一个女人作为母亲和作为女性这两个维度。

汪沛

展开 >

香港大学中文学院

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

精神分析 列维纳斯 儒家 母亲 女性

2024

伦理学研究

伦理学研究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35
ISSN:1671-9115
年,卷(期):2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