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牛耕传入岭南的时间与推广普及问题新探——基于文物考古资料的再认识

牛耕传入岭南的时间与推广普及问题新探——基于文物考古资料的再认识

扫码查看
牛耕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技术,其传入岭南的时间,过去学界主要有三种看法:西汉早期说、西汉晚期说和东汉说.本文根据铁犁的考古发现、牛耕的文献记载、高等级墓葬出土农具情况,并结合当时的丧葬习俗、政治环境等因素综合判断,牛耕最有可能是在西汉中期传入岭南的,这与郡县制在岭南的重新确立有密切关系.而牛耕在岭南的推广则始于东汉早期,至东汉晚期,伴随着牛耕分布范围的扩大,以及耕牛牛种和使用牛耕人群的变化,即水牛运用于农田耕作、越人后裔俚僚等接受中原农耕文化,牛耕开始在岭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与普及.牛耕从传入到推广普及实质是中原文化传播的结果,文化的传播实现了其与当地原生文化的整合,这为汉王朝统一岭南打下了广泛而坚实的社会基础.

龚世扬

展开 >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岭南地区 牛耕技术 西汉中期 文化传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广西民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人文社科类立项项目

22FZSB0212021SKQD022023QGRW017

2024

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社(天津)有限公司

历史教学

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321
ISSN:0457-6241
年,卷(期):2024.(8)
  •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