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强调要运用可信的真实的史料重现历史,而在史料实证素养培育的教学中,更有价值的恰恰不是那些可信的真实的史料,而是有缺陷的"虚"的史料.面对"虚"的史料,我们更需要正误辨伪,披沙拣金,勾连缺环,这有利于培育实证意识、实证能力和实证精神.史料的"虚"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文艺史料里有着较多虚构成分,但这些虚构却不是完全没有凭据,而是"事虚情实";对同一史事的多项记载互相抵牾冲突,则说明其中必然有"虚假"的情况,对于素养培育来说,正可以实现"知虚识实";由于历史的湮灭和记载的缺失会出现史料"虚空"的情况,需要借助推理和想象来还原历史,是一种注重逻辑的"史虚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