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野生山刺玫生长、形质的种源变异与区划

野生山刺玫生长、形质的种源变异与区划

扫码查看
为研究黑龙江省野生山刺玫生长、形质和粒重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从食饮和观赏角度筛选优良种源,以 2014 年移植造林营建的野生山刺玫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生长、形质和粒重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野生山刺玫种源的变异系数为 9.25%~16.74%,生长、形质及粒重均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P<0.05);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 81.71%,种源间方差分量占比56.23%,种源间的变异是野生山刺玫表型性状的主要来源;果长、果宽、花风干重与温度相关因子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湿度相关因子显著负相关(P<0.05),花风干重与果长、果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Q型聚类分析表明种源区划分基本依据地理经度进行聚类,以欧氏距离 10 为阈值时,可将 20 个种源划分为 3 大类;主成分分析表明果宽、果长、花风干重和果实鲜重的变异对种群变异起主要贡献作用.黑龙江省野生山刺玫生长、形质在不同种源间存在丰富变异,产地温湿度气候因子对果实大小、花产量影响显著,根据食饮和观赏性,从主成分 F值角度筛选出4 个优良种源,依次是双鸭山宝山经营所、龙江错海林场、鸡西胜利林场和嘉荫太平林场.
Provenance Variation and Regionalization of Growth,Stem-form Qualities of Wild Rosa davurica

Rosa davuricaphenotypic traitsclustering analysi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superior provenance

方玉凤、温宝阳、徐连峰、蒋先翠

展开 >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野生刺玫 表型性状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优良种源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非竞争项目

201304704CZKYF2022Q003

2023

林业科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分院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

林业科技

影响因子:0.551
ISSN:1001-9499
年,卷(期):2023.48(6)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