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黑龙江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红松阔叶混交林树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黑龙江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红松阔叶混交林树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对黑龙江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红松阔叶混交林树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特征进行研究,调查该森林群落类型的树种组成及个体数量,研究群落生物多样性、结构特征,掌握其中的规律性,为保护区的森林恢复实施、保护利用、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保护区内自然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永久固定观测样地调查,分析其树种组成和特征、相对重要值、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群落结构.[结果](1)本研究样地个体数最多的为松科、桦木科,2科类的物种个体占样地内总个体数的84.50%.鱼鳞云杉、白桦、红松为建群树种.鱼鳞云杉在本研究群落中占有绝对优势.建群树种在样地内的空间分布受到环境因素、植物生物学因素的多方面的影响所形成.(2)Gleason丰富度指数为1.09,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76,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80,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6.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红松阔叶混交林单位面积乔木植株数量较多,物种多样性较好,乔木树种较多,但是各树种单位面积分布不均匀,个体数量之间也相差较大.(3)从整个样地树高阶和径阶分布来看,随着树高阶的加大,白桦、枫桦、山杨大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鱼鳞云杉、红松、椴树大体上呈现双峰曲线的趋势;个体数量前6的树种的直径阶分布,随着直径阶的加大,大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该群落处于中幼龄林期,自然更新状况良好.[结论]红松阔叶混交林处于顶极群落阶段,建群种为鱼鳞云杉、白桦、红松,说明该群落幼龄的鱼鳞云杉较多,鱼鳞云杉自然更新良好,建群作用能够稳定发挥;红松树高≤8 m个体数量仅次于鱼鳞云杉,随着群落的演替,没有其他特殊情况发生的条件下,红松会逐渐取代白桦,成为该群落的主要树种.
Study on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Pinus koraiensis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in Heilongjiang Pingshan Nature Reserve

杜鹏飞、李明文

展开 >

黑河市林业科学院,黑河 164300

黑龙江黑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黑河 164300

树种组成 群落结构 红松

黑河森林生态站研究项目

2021

温带林业研究
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

温带林业研究

影响因子:0.198
ISSN:2096-4900
年,卷(期):2021.4(2)
  • 2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