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从认知隐喻的视角谈壮语地名
从认知隐喻的视角谈壮语地名
On the Place Names of Zhua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Metaphor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维普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壮语地名是壮族人民在自己活动的区域进行活动所留下来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来分析壮语地名中存在的空间隐喻、动植物隐喻与颜色隐喻现象,从而在现象中更好地认识壮族人的思维方式.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苏巧龙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武汉 430074
关键词:
壮语地名
认知隐喻
思维方式
出版年:
2020
DOI:
10.16221/j.cnki.issn1671-1084.2020.05.021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影响因子:
0.21
ISSN:
1671-1084
年,卷(期):
2020.
20
(5)
参考文献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