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肢体语言在小学音乐课的运用
肢体语言在小学音乐课的运用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肢体语言通过视觉感受,能够激发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反应,并促使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兴奋状态.它能使学生愉悦地、积极主动地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并轻松地、高效率地获得知识与情感上的共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新颖有趣的肢体语言来进行教学能够更全面地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肢体语言的运用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的体验,提升教学的效率.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宝莲
展开 >
作者单位:
牡丹江市海南朝鲜族乡汉族中心校,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关键词:
肢体语言
小学音乐
学习兴趣
创造能力
出版年:
2024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牡丹江教育学院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影响因子:
0.168
ISSN:
1009-2323
年,卷(期):
2024.
(1)
参考文献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