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00年之后二十年的水墨艺术实践,在观念上可审慎地将其分为三种倾向类型:概念性的、图像性的和汲古性的.其一,是以实验水墨为前绪的概念性水墨观念.它倾向西方学理下的二元论的艺术本体观,试图零度化水墨语言,甚至取消水墨旧有美学所指及其艺术媒介性,达到水墨概念上的新本体——目的是以此来破除它与国际现、当代艺术在艺术媒介层次上的隔阂.其二,是以2013年起始的"新水墨"为代表的、包括强调风格意义上的中西结合的全部水墨艺术作品.它们的实质,是在水墨艺术的历史美学所指与媒介空性二者的矛盾空间里作自由融合的表现.这是一种偏重"图像性"叙事的艺术观念.其三,汲古性的观念实践,则多是以个体经验出发,在本土学理下续接明清水墨艺术的问题域,以便谋求传统美学的私人化再生.以此划分来考察并比较西方现、当代艺术发展的观念,即得出这三者的实践并非发展意义上的超克关系,而是呈现出彼此影响联动复杂状态.不同于西方艺术的现当代之变,水墨艺术因本身自有的"间性"特质,天然地拥有形式超越性的意旨,它可以含纳长时段的历史美学变化而不必具有西方古典艺术与现、当代艺术的那种决然断裂性.用艺术间性的角度思考新世纪水墨艺术的观念变迁,不仅便于化解旧有的传统、现代、当代三分法的风格时序矛盾,也将深化对水墨艺术本身的再认识.也即是,在此可以通过水墨艺术的特殊性,来反观全球现、当代艺术的问题在理想中的多元多价的价值视角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