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代初期粮食危机逐渐严重时,国民政府逐步组建中央—省—县级粮食管理机构,构建起了纵向立体粮政网络.同时,在蒋介石等人的主导下,三民主义青年团、重庆卫戍区总司令部宪兵队及党团粮政服务队、粮食部陪都粮政密查队、行政院经济会议经济检查队、国家总动员会议经济检查队等组织也深度介入战时粮政,协助粮政宣传,调查检举粮政人员舞弊渎职,监督人民有无违反粮食管理法令.此类组织与自上而下的官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互为补充,有效地改善了因管理部门员额固定而出现人手缺乏、粮情信息情报来源单一导致信息不准确、粮政弊端大量涌现但无法及时发现与纠正等问题,同时填补了县以下粮政力量的空虚,是战时粮食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此类组织自身也有无法克服的种种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