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北京政府财政危机严重,希图通过验契筹款济急.由于反对派的阻扰与验契政策的缺陷,政府提交的《验契法草案》被临时参议院两度否决."二次革命"前夕,北京政府在未经代议机关通过的前提下直接拟定《划一契纸章程》,以"均交各省支用"为由督催各省开办验契,但因战争继至收效甚微."二次革命"后反对派失势,北京政府权威提升,袁世凯于解散国会之次日发布《验契条例》再行验契,并着手将验契费收归中央.随着解款制度的恢复与专款制度的建立,验契费最终成为五项"中央专款"之一.民初验契政策的形成与演进反映了袁派与反对派之间复杂的权力斗争以及央地关系的博弈和联动,揭示出北京政府初期政治态势的变动与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