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郭泰祺与战时中英第一笔信用贷款(1938-1940):以孔祥熙档案为基础的研究

郭泰祺与战时中英第一笔信用贷款(1938-1940):以孔祥熙档案为基础的研究

扫码查看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驻英大使郭泰祺即开始代表中国向英国争取信用贷款.为应对日本侵略,英国决定在《出口信用担保法案》中拨给中国300万镑,作为援华之第一笔信用贷款.在以提出修正案的手段排除顾问委员会的干扰之后,此案于1939年2月正式生效.因中国急于用车,且顾及英国在滇缅的影响,故购车款签约较快;但在剩余的信贷合同谈判中,由于中国迟迟未能提供购料清单,加之双方在担保机构、利率等问题上存在分歧,致使合同至1939年8月中旬方才签订.随即欧战爆发,大大影响了中国动用该款购料的进度.在上述过程中,郭泰祺秉承蒋介石、孔祥熙和外交部等方面指令,与英国就信贷合同签订和使用,进行了长期的交涉,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欧战爆发后,英国被迫大量减少出口,郭的工作受到极大限制.

苏骁潇

展开 >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510631

抗日战争 中英关系 信用贷款 郭泰祺 孔祥熙档案

2024

民国档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民国档案

CSSCICHSSCD
影响因子:0.222
ISSN:1000-4491
年,卷(期):2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