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不同部位创伤性骨折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依据骨折部位不同将其分为肱骨组(17例)、尺桡骨组(17例)、股骨组(17例)、胫腓骨组(17例)、足骨组(17例)、脊柱组(17例)、多发伤组(18例),依据其创伤程度分为轻度(40例)、中度(40例)、重度(40例),再选择同期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名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所有参与研究人员均进行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比检查结果.结果:多发伤组的D-二聚体水平最高,其次是脊柱组、股骨组、胫腓骨组、足骨组、肱骨组,表达最低为尺桡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13,P<0.05);研究组的D-二聚体水平[(3.76±2.90)ng/L]高于对照组[(0.21±0.07)ng/L],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86,P<0.05);创伤程度为轻度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2.01±0.74)ng/L],低于创伤中度者[(3.89±0.48)ng/L],低于创伤重度者[(7.49±3.2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999,P<0.05).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创伤性骨折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更高,而且不同部位创伤性骨折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不同,创伤性骨折越严重者D-二聚体水平表达越高,说明D-二聚体水平对于评估创伤性骨折严重程度有显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