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先天之孔子":明清山东文昌崇祀的建构与传播
"先天之孔子":明清山东文昌崇祀的建构与传播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中国神灵崇拜由来已久,其发展、演进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往往引起统治者关注,故其变迁历程易受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文昌崇祀源于星辰崇拜,后在道教的推动下与巴蜀梓潼神融合为主宰文运之人格神.文昌崇祀于明永乐年间传入山东,景泰以后逐渐发展,万历至清末一直盛行.关于其神格属性,明清时期一直存在质疑之声.山东官员、士人在质疑的同时,试图将其纳入儒家体系内解释,宣扬文昌乃"先天之孔子".他们认为调整文昌奉祀地点的风水可兴地方文运,宣扬文昌神仁孝之道有利于教化,为此积极推广文昌崇祀,意在宣扬教化的同时,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赵树国
展开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文昌
梓潼神
儒家
地方官
士绅
基金: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山东师范大学"中外关系史创新团队"项目
项目编号:
出版年:
2021
民俗研究
山东大学
民俗研究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69
ISSN:
1002-4360
年,卷(期):
2021.
(1)
参考文献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