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近代河北方言的文字化尝试——晚清方言民俗教材《汉语入门》底本考论

近代河北方言的文字化尝试——晚清方言民俗教材《汉语入门》底本考论

扫码查看
近年来,晚清耶稣会教材《汉语入门》因其突出的河北方言特征为我国学者所重视,陆续从语言学、语法学和文学语体等角度研究该作,却未曾彻底考察其中文底本,难以剖窥其蕴藏的民间性内在价值.通过文字化方言的逆向考证,可断定该作由耶稣会士戴遂良(Léon Wieger, 1856-1933)与当地文人合作,真实记录了直隶东南教区的民间话语和习俗,具有鲜明的风俗志特征,并使用法文和河北方言翻译了晚清民间流行的劝善训诫类通俗读物,实为近代河北方言文字化的最早实践.这部富有民间性的西人教科书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民间文化基础,连接了中国民间、天主教会与西方学界,在洞悉其全部底本之后,值得我们从不同角度继续深入研究.

卢梦雅

展开 >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民间话语 河北方言 戴遂良 天主教汉语文献 法国汉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

16ZDA16318YJCZH115

2021

民俗研究
山东大学

民俗研究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9
ISSN:1002-4360
年,卷(期):2021.(1)
  •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