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黄河祭祀的历史演变与新时代"母亲河"形象塑造
黄河祭祀的历史演变与新时代"母亲河"形象塑造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黄河祭祀作为黄河文化体系中具有标志意义的仪式性活动,历史上代表的是临河而居、依河而生的先人们对黄河的依恋、敬仰和敬畏并存的多重心理情结.今天,随着黄河水害的彻底根除,黄河与人类的关系也发生了本质性变化,黄河已经上升为中华民族族群文化的标志性载体,而黄河文化则成为对外识别、对内认同的文化标识.因此,恢复黄河祭祀活动,不仅是黄河文化系统性重构和完整性表达的需要,更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的需要.新时代的黄河崇拜,是中华民族对黄河作为民族发源地和文化归宗的心理表达.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德刚、王蔚
展开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济南大学文化和旅游学院 山东济南250022
关键词:
黄河祭祀
黄河文化
母亲河
形象塑造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
项目编号:
19BH150
出版年:
2021
民俗研究
山东大学
民俗研究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69
ISSN:
1002-4360
年,卷(期):
2021.
(3)
参考文献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