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实践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学科概念"文化遗产"的转向

从实践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学科概念"文化遗产"的转向

扫码查看
从国际方面和中国的四个保护层级来看,近20年的非遗保护实践在政策导向与具体操作上都有了很大的调整和修正,也更有助于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与此同时,在非遗教育推广、非遗学术研究以及非遗学科建设等方面,还需澄清基本概念及其关系,以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为此,从宏观的视角看,可以进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观念的导向转换,并从中国文化大传统出发,以整体保护和传承的观点来认识每项文化遗产,最终从观念、产业、消费、伦理以及日常生活等多方面来看待传统对个人认同、地方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影响,以便构建起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体系,从多元人类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中吸收营养,丰富生活意义,维系各个层面的认同.

张举文

展开 >

美国崴涞大学(Willamette University)东亚系 美国塞勒姆97301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实践概念 学术概念 学科化

2021

民俗研究
山东大学

民俗研究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9
ISSN:1002-4360
年,卷(期):2021.(5)
  • 8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