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当代中国非遗研究热的冷思考
当代中国非遗研究热的冷思考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维普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非遗研究与民俗学研究虽都关注民俗文化,但是二者的研究性质和目的不同.非遗研究是工作性质,以改进文化保护策略为目的,而民俗学研究是以认知、理解、体认民族文化为目的.由于研究目的和性质的限制,非遗研究与当下民俗学已确立的整体的、实践的、主体的研究理念相脱节.非遗研究的"遗产观"将自然遗产、考古遗产等非生活态文化的保护理念应用于生活态文化之上,呈现出忽视社区生活本位、缺乏实践主体观的倾向.非遗研究与民俗学研究的学术分工,与其学术视野差异有关,即非遗研究是"遗产视野",而民俗学研究则是"民间视野".当代民俗学研究还应关注文明转型进程中民众的生活变革和文化实践,以"文明进程视野"在中华文明的创新、转化进程中做出应有学术贡献.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魏甜甜
展开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山东济南250100
关键词:
非遗研究
遗产视野
民俗学研究
民间视野
文明进程视野
出版年:
2023
民俗研究
山东大学
民俗研究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69
ISSN:
1002-4360
年,卷(期):
2023.
(1)
被引量
2
参考文献量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