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关梁祝传说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民间传说发生学范畴.民间文艺学领域里关于发生学的研究非自今日始.神话学派、流传学派以及历史学派等所主张的大都是一元发生论.人类学派、心理学派、功能学派等学派的学者,则主张传说是多元发生的.民间传说是虚构的民间叙事,属于口头艺术范畴.虽然有时也依附于具体的人物和具体的事件,假托具体的时空,但与作为口头的历史记忆的口述史,有本质的不同.口述人和口述史家所追求的是历史原貌,要回答的是真假、对错的问题.民间传说的本质是审美虚构,价值观在其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民间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与其说有真实依据,莫如说它有典型意义,而这些典型意义除了是民众的价值观的体现之外,更重要的是具有象征含义.它要满足和能满足的是心理的诉求,而并非要回答真实现实的认知问题.传说的发生历程并非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可能有多种途径.诸多非物质文化的成果不同于物质产品,可以同时为多数人所占有、所享用.共同创作、共同认同、共同占有、共同享用,是民间口头叙事文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参与和享用的过程中,往往也会贴上自产的"标签".传说的"人人共爱、处处为家"的特点,或许正是它的巨大而深刻、广泛而恒久的魅力之所在!梁祝传说是一部宏伟的交响乐,奏出了自由的颂歌、爱情的颂歌和生命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