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淮麦区部分骨干品种重要基因等位类型分析及全基因组优异位点挖掘

黄淮麦区部分骨干品种重要基因等位类型分析及全基因组优异位点挖掘

扫码查看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了解黄淮麦区部分骨干品种(尤其是西农系列品种)的春化和光周期特性、矮秆基因、抗赤霉病基因类型及全基因组优异位点的分布,以西农979、西农511等近年黄淮麦区主栽小麦品种(共64份)为材料,采用分子标记及小麦35K芯片对供试品种进行检测。结果 表明,13份材料含有显性春化基因Vrn-D1 (20。3%),3份材料含有显性基因Vrn-B1(4。7%),未检测到显性基因Vrn-A1和Vrn-B3;除中国春和宁春45外,其余62份材料均含光周期不敏感基因Ppd-D1a;9份材料携带矮秆基因Rht-B1b,28份材料携带矮秆基因Rh t-D1b,35份材料携带矮秆基因RhT8;15份材料同时含有Rht-D1b和Rht8;苏麦3号和兰考198含抗赤霉病基因位点Fhb1。芯片检测结果发现,西农系列品种亲缘关系较近,共含有1 049个特异SNP,集中在2A和6B染色体上,这些位点可能是决定西农系列品种区别于其他品种的重要遗传位点;所有参试材料共含有1445个相同的SNP位点,集中在2D和3B染色体上。
Allelic Type Analysis of Important Genes in Key Varieties from Huanghuai Wheat Area and Exploration of Its Elite Alleles in the Whole Genome

游银、王晓翠、杨超凡、陈晓杰、卢山、吉万全、闵东红、孙道杰、胡银岗、陈亮

展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15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小麦 春化基因 光周期基因 矮秆基因 优异SNP位点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2017M62325931501307

2019

麦类作物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麦类作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86
ISSN:1009-1041
年,卷(期):2019.39(11)
  • 5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