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神性"到"人性":"梼杌"的世俗化及其政治哲学内涵

从"神性"到"人性":"梼杌"的世俗化及其政治哲学内涵

扫码查看
"祷杌"一词看似生僻,其实在各类文献典籍中多有记载."梼杌"拥有上古怪兽、颛顼氏不才子、楚史等多个意义,在语义嬗变的过程中,"祷杌"的宗教神秘性逐渐隐退,世俗性则不断增强.作为上古神话中的怪兽和扰乱社稷的恶人,梼杌的义涵偏向逐渐发生改变:"怪兽"义涵逐渐消失,"恶人"义涵不断彰显,其形象愈发世俗化."祷杌"一词由史书延续使用到小说文体当中,其使用范围和意义外延均得到扩展,从而使觉醒的理性从统治阶级下移至市民社会,其"记恶惩戒"的功能也日趋完善.对"祷杌"的重复使用以及对"恶"的抒写,其背后体现着中国古代社会对"恶"的排斥与反思,对"善"和"正义"的向往与追求.

李远

展开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祷杌 怪兽 正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22&ZD258CCNU23HQ004

2024

明清小说研究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明清小说研究中心

明清小说研究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343
ISSN:1004-3330
年,卷(期):2024.(1)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