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竹隐何方:论18世纪欧洲陶瓷中"断竹"形象及其影响下的绘画转向

竹隐何方:论18世纪欧洲陶瓷中"断竹"形象及其影响下的绘画转向

扫码查看
18世纪中叶,欧洲彩瓷制作中开始大量出现与东方美学意涵极为不同的断竹形象.本文在大量图像分析与阿诺德·豪泽社会艺术史理论反思的基础上,揭示了从明清彩瓷中完整的竹木形象到欧洲彩瓷的"断竹"形象,根本上是中、日民窑各自应对外销市场需求时,对图像做出的两次适应性调整后的结果.此趣味隐秘而深远地启发了欧洲的宫廷壁饰、彩瓷、版画等图像系统,最终成为欧洲绘画现代性转向的重要构建者.

李璠

展开 >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外销瓷 竹木形象 欧洲彩瓷 装饰设计

广州美术学院学术提升计划

23XSC72

2024

美术大观
辽宁美术出版社

美术大观

影响因子:0.123
ISSN:1002-2953
年,卷(期):2024.(3)
  •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