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匡庐图》,长期以来,以唐末五代重要画家荆浩传世名迹的身份,在学界对于早期山水画风格演变的观察与研究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然而详察本幅画艺表现,却实与10世纪的时代风格迥异,因提示出许多尚待究诘的疑虑.本文通过对本幅画题命名、作者归属与成画年代三项知识概念生成历程的重新检讨,指出本幅画名,实由清人据元人论点作以著定,将之归诸荆浩名下亦系来自元人的"荆浩"想象.实际上,本幅的成画年代应重定于12世纪初期至中期前后的金朝当代,其实系时下众多被误认为五代宋元绘画中的金代绘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