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唐代书论中的"破体"辨正

唐代书论中的"破体"辨正

扫码查看
8世纪中叶,自"破体"被提出之后,"破体"逐渐成为诗歌中并不罕见的典故,并在后世书家的论述中衍生出更为丰富的含义.本文通过梳理中古时期文艺理论中"体"的相关含义,对"小令破体"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前人对"破体"的定义并不符合唐代的语境.对于"小王破体"的理解,本文认为是王献之对王羲之书风样式的改变.

李立鹏

展开 >

广州美术学院

破体 文体 王献之 徐浩

2024

美术大观
辽宁美术出版社

美术大观

影响因子:0.123
ISSN:1002-2953
年,卷(期):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