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唐蕃交往中的文化认同——从汉、藏文本看吐蕃工艺美术东传汉地的审美逻辑
唐蕃交往中的文化认同——从汉、藏文本看吐蕃工艺美术东传汉地的审美逻辑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汉、藏文献中有一些关于吐蕃工艺美术东传汉地的记载,作为文献文本可以用于揭示汉藏艺术交流的历史情境."赞普建寺五台山"的文本叙事,是藏族史家出于吐蕃向东发展的政治或宗教的需要进行的文化建构."形制奇异"的审美判断是中原史家对于吐蕃金银器"文化标志"和特征差异的描述."髻堆面赭非华风"的诗句,说明唐长安百姓青睐于"面赭"这类吐蕃艺术,也从另一侧面反证"公主恶其人赭面"的史书描述,可能只是中原史家的一种审美想象.汉、藏文本的叙事是多民族共创中华文明史的逻辑彰显.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邓昶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唐蕃交往
汉藏美术交流
吐蕃工艺美术
审美逻辑
出版年:
2024
美术大观
辽宁美术出版社
美术大观
影响因子:
0.123
ISSN:
1002-2953
年,卷(期):
202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