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骨作为中国画表现手法的专业术语(概念),过去多在中国画范畴内讨论.一直以来,人们往往忽略没骨作为一种绘画表现手法的形式本质——不勾勒轮廓造型的形式感,在其他画种与国家美术史中的发展状况.然而,事实告诉我们,无论是中国没骨画的前身印度凹凸画,还是敦煌莫高窟第61 窟五代时期的壁画《五台山图局部大佛光寺》、第 95 窟壁画《长眉罗汉图》,无论是张僧繇的一乘寺,还是法国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的《星月夜》、观念艺术家伊夫·克莱因的"人体印痕系列",它们无不游弋于轮廓造型的问题上,并以各自不同的观点、视野、材质演绎着没骨造型的独特风采.作为一种绘画表现手法,没骨的使用范围呈现出一种世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