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海派与后印象派静物画的画面构成共性研究——以任伯年与塞尚为例
海派与后印象派静物画的画面构成共性研究——以任伯年与塞尚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海派与后印象派静物画作品构成的共性,主要体现在绘画题材和艺术语言两个层面.对海派写意形态的清供图与西方后印象派的静物画进行对比研究,并从两种艺术流派中挑选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任伯年和塞尚及其作品进行案例分析,主要围绕任伯年、塞尚二人的艺术作品在画面构成上的共性进行探究,探索同一题材在不同艺术语言和物质媒介下的不同风貌,以及交融的更多可能性,但研究的范围又不局限于其个体,而是对两种不同艺术流派甚至是中西艺术的一次比较与探讨.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董佩佩
展开 >
作者单位:
三亚学院艺术学院/国际设计学院
关键词:
海上画派
清供图
后印象派
静物画
构成共性
出版年:
2022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河南省美学学会 郑州大学美学研究所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影响因子:
0.102
ISSN:
1003-2592
年,卷(期):
2022.
(9)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