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中国画中水墨语言的意象建构——以黄永玉国画为例
中国画中水墨语言的意象建构——以黄永玉国画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水墨语言是中国画的典型语言,中国画中蕴含的种类繁多的水墨语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对中国画中的水墨语言进行整理分析是总结历代画家技法、思想的重要手段.中国画可因水和墨的调和比例不一形成焦、重、淡等多种水墨语言形式,构建丰富多彩的意象表达,对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推动中国画的绘画思想传承具有重要影响.黄永玉是中国画画家群体中一位个性鲜明、画风多变的大师,其作品运用鲜明的水墨语言建构了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万千意象,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学习.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金泉
展开 >
作者单位:
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
水墨语言
意象建构
中国画
黄永玉
出版年:
2022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河南省美学学会 郑州大学美学研究所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影响因子:
0.102
ISSN:
1003-2592
年,卷(期):
2022.
(9)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