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艺术人类学理论的中国化建构
艺术人类学理论的中国化建构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学者们开始对近百年来的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进行反思,出现了许多新的思潮,学术界出现了一股进入艺术发生的本土现场,在社会具体的情境中研究艺术的学术潮流.于是,在20世纪末,部分学者走出了书斋内空对空的研究,走进田野,在具体的生活空间中重新审视艺术与社会、艺术与文化、艺术与当下生活等方面的关系,由此,人类学的田野考察成为最具活力的艺术研究方法之一.艺术人类学从一个来自西方的跨学科分支开始走进了中国学者的视野,受到了人类学、艺术学、美学及各门类艺术研究的关注.时至今日,中国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已从发展的初始阶段进入了逐步成熟的阶段.对艺术人类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完善,需要从文化的整体观照中,从中国文化的语境中,从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去重新认识中国的本土艺术,进而重新认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与中国本土艺术之间所形成的互动关系,并努力去创建有关具有中国本土性特点的艺术人类学理论.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方李莉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 100029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中国本土艺术
艺术民族志
人类学理论
艺术学
出版年:
2017
民族艺术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民族艺术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414
ISSN:
1003-2568
年,卷(期):
2017.
(3)
被引量
20
参考文献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