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从具身实践到智能嵌入:媒介演进中非遗活态传承的新向度
从具身实践到智能嵌入:媒介演进中非遗活态传承的新向度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生命力的表征,活态保护是非遗保护的根本实现手段.非遗的传承离不开各种媒介,物质媒介、符号媒介、传播媒介等不同媒介类型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条件.其中,身体媒介极为重要,身体在场和具身知识确证了非遗活态传承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但随着媒介技术的演进,传承人的身体开始缺席或只能远程在场、虚拟在场,基于传统社会和有限时空建立的传承情境不复存在,实质上弱化了非遗的活态传承.在智能时代,人和媒介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人机融合成为新常态,也必然会形塑非遗活态传承的新方式.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孙发成
展开 >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
关键词:
媒介
非遗
活态传承
具身性
活态遗产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
项目编号:
19BH146
出版年:
2024
民族艺术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民族艺术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414
ISSN:
1003-2568
年,卷(期):
2024.
177
(2)
参考文献量
26